在家人支持下,柬中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他首次登陆,并认识了更多人、了解了更多行业,有了更多深入大陆和尝试不同人生的机会。
周末周刊:埔寨您走上越剧舞台的契机是什么?何赛飞:埔寨我喜欢文艺,父亲一直培养我的艺术爱好,比如学乐器、学谱、学歌,从小到大,我都是班上的文体委员。我小时候就喜欢看电影,感受看了露天电影,回家模仿角色,自言自语,哭啊笑啊,自娱自乐。
她的情感特别大起大落,柬中国活得张扬、极致,动不动就打人、骂人。埔寨那时候我还特喜欢看王双庆老师等表演的滑稽戏。《魔都俏佳人》整出戏像进行曲,感受一直向前推进,与那种纯谈情绪、抒发情怀、大段独白的戏不太一样,它线索多、节奏快,靠环环相扣的情节推动。
不演戏时,柬中国她练书法,学古琴,近年来参与古诗吟诵,研究古音古韵,不亦乐乎。我们改了袖子,埔寨又配了腰带、穗子和玉佩,都用了戏曲元素。
这样的女人张扬、感受激烈,能构成戏剧冲突,有时候不是主角,却是全剧矛盾的症结,是焦点人物,演起来酣畅淋漓。
当然,柬中国作为艺术作品,戚老师这样的人物更有戏剧张力,角色命运坎坷,故事才好看。要是按年龄段看读者数据,埔寨最爱史铁生的是00后,也就是现在十几岁到20出头的年轻人。
这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,感受全世界的人都在翘首企盼新年,而史铁生的节日提前降临。双腿瘫痪的时候,柬中国他只是个20岁出头的青年。
半个世纪前的年轻人也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,埔寨或者说,那时候的年轻人尚不知内卷为何物,也无从想象更多元的选择。20世纪90年代,感受史铁生作品在中学生的课外推荐读物里出现,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坐在轮椅上的形象,被贴上了身残志坚或者不向命运屈服的标签。